找到相关内容411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因果规律和它的重要性

    十善:不杀生而放生、护生;不偷盗而布施;不邪淫而修梵行(清净行);不妄语而说诚实语;不绮语而说直质(正派、朴实)语; 不贪而修不净观;不嗔而修慈悲;不痴而修因缘。 这十善十恶分成三品,就是三个等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02861448.html
  • 佛教认识论

    自己的贪欲心的观法;  ②慈悲,即多瞋多怒的人由亲人、朋友推及仇人,观想一切众生,生慈悲心,与乐拔苦,以息止瞋恚烦恼的观法;  (慈悲精神是佛教教义的核心。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,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...冥想直观是了知、把握、体悟宇宙人生的根本方法。大小乘佛教的观法很多,大体上说,小乘的观法有舍离倾向,即偏向于出世,大乘的法则有入世意味,较少舍离世间法之意。这里着重介绍小乘的“五停心观”和大乘的“实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25469837.html
  • 慈济慈善志业的理念与实践

    众生伟大”,慈济的救助工作是以佛教众生平等,人人具有佛性之慈悲,上至企业家乃至痲疯患者、受刑人、家庭主妇、小学生等,不分宗教、国籍、肤色、地位,广邀天下有心善士,不拘善款多少,涓滴成流,共同来群耕这...每日节省五毛钱买菜金(竹筒岁月),以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,起救苦救难之行,开启慈善工作。   慈济四大志业中以慈善为首,证严法师表示是为了苦难人才创建慈济,亲自带领弟子深入社会暗角、关怀贫病、亲手遍布施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2070711.html
  • 比经济危机更可怕的是信仰危机

    牵一发而动全身。因此,利人则利己,慈悲人则慈悲了自己,害人害己。用脚踢人,自己脚也受伤了。追求财富也如此,要具世界眼光,具全局胸怀,为大众的利益兼自己的利益而考虑、努力,利人利己,这样,才会符合从事相上说人人相对平等、世界相对公平的正义原则。  此次金融危机、经济危机的发生,社会、人心引起震荡。因此,有人欢喜有人愁。欢喜者,在看别人笑话,以别人的困苦悲伤为乐,这种人,要去学修慈悲。而愁者,他不知无常的...

    本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1473656.html
  • 在生活中修行

    ,务期“生处转熟,熟处转生”,修行就是在转化气质、转化习性、清修行人的共行是皈依、忏悔、回向等科目,不管是新学、老参或任何法门,都离不开这几个基本功课。 此外,我常建议大家,每天早晨醒来,要先修慈悲...一方面以佛菩萨的加持力和自己的修行力将浊气转化为清气;呼气时观想呼出慈悲给一切众生。同时提起正念,对自己全身做一番扫描,既可以发现身体哪个部位有毛病,又可以松弛身心。晚上就寝前,则要三省吾身,有过则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45575183.html
  • 学佛必须忍辱--释昌臻法师

    佛的人绝不能学习这种忍辱。世间人说的“好汉不吃眼前亏。”其实与越王勾践的忍辱是同一类型。佛教讲的忍辱是建立在大智慧、大悲心的思想基础上,是用因缘慈悲作为做人处世的基本观点,一切事物,一切人际关系...儿女的关系,包括媳妇、女婿在内。来讨债、来报怨的,自然是忤逆不孝。来还债、来报恩的,必定尽心孝养。这都是三世因果决定的。 再说慈悲。佛教提倡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。”一切众生过去生中都曾是我们的父母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02976528.html
  • 美国法界佛教总会一行来访北京龙泉寺

    法师这么快就用上了,一种入乡随俗的自在智慧,一下子让我们彼此拉近了距离。 恒实法师的讲座不仅幽默风趣,而且可以感受到处处流露着善巧方便的智慧。法师今天的演讲题目是《慈悲的不同面》,...关系,恒实法师的开示到此,打住。”大众欢喜接受。最后,师父做总结: “法师今天给我们讲的题目是《慈悲的不同面》。无论他所讲的内容,以及他所讲的方式、他的表情,都是能体现出不同的慈悲。他跟...

    佚名

    |学诚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11/18471693657.html
  • 问:菩萨道的内容是什么?

    心(如求神通等),将会对身心造成痛苦或伤害(俗称著心魔),因此,修习较深的禅定最好有人指导。智慧的获得要经过定中的观想,也就是由思想的源头或接近源头处下手,使心由内到外皆有正念,如修习慈悲、无常、... 问:菩萨道的内容是什么? 答:菩萨道是大乘行者由发心修行到成佛中间的漫长路程,由于除自修自渡外,渡众生是重要的工作,要完成这种艰困的工作,就必须要有动机,它是渡生的动力,这就是慈悲心(在佛教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08241095019.html
  • 中国佛教信仰结构解析——以汉传佛教为中心

      可以说慈悲精神是佛教教义的核心。《无量寿经》上称“佛心者大慈悲是”,即是说佛教以慈悲为本。在原始佛教里,慈与悲本来是有分别的,《大智度论》中说:“大慈与一切...为树根,诸佛菩萨而为华果,以大悲水饶益众生,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。”正是众生的苦难成就了菩萨的成道。四大菩萨信仰就是对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。   中国佛教的慈悲主要是在印度大乘佛教的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70639074.html
  • 从信解行证修学佛法

    如果相反,身能放生、布施、梵行,口能说诚实语、质直语、和诤语、柔软语,意能修不净观、慈悲、界分。则种十善,即生三善道。  业有定业、不定业,有漏业、无漏业,及非有漏非无漏业。定业有现报、生报、后报。...五、狂乱所作业。六、失念所作业。七、非乐欲所作业。八、自性无记业。九、悔所损业。十、对治所损业。  修观,可以对治各种恶业。如多贪众生,以不净观对治。多嗔众生,以慈悲对治。多痴众生,以因缘对治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1647645.html